微信掃一掃
科左后旗2022年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科左后旗統計局
(2023年6月8日)
2022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發展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影響,特別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嚴重沖擊,全旗上下在旗委、旗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聚焦“五大任務”,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統籌發展和安全,多舉措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旗經濟穩健恢復。
一、綜 合
根據旗縣市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4.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1.60億元,比上年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14.19億元,下降14.8%;第三產業增加值58.28億元,增長5.1%。三次產業比例為45.9:10.6:43.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2562元,比上年增長2.8%。
圖1 2022年科左后旗
三次產業構成(%)
圖2 2022年科左后旗
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速度
年末全旗戶籍總人口39.37萬人。其中,男性人口20.01萬人,女性人口19.36萬人,男女比例為103.2:100。在總人口中,0-17歲人口6.20萬人,18-34歲人口8.15萬人,35-59歲人口17.37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7.65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15.8%、20.7%、44.1%和19.4%。全旗戶籍人口由29個民族構成,其中,蒙古族人口29.82萬人,漢族人口8.84萬人,滿族人口0.61萬人,回族0.06萬人,朝鮮族0.03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75.8%、22.5%、1.5%、0.1%和0.1%。
年末城鎮累計新增就業人員1110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670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79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4%。
二、農業
全旗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4.29萬公頃,比上年增加0.26萬公頃,增長1.1%;其中,稻谷播種面積1.58萬公頃,減少0.11萬公頃,下降6.5%;玉米播種面積21.23萬公頃,增加0.10萬公頃,增長0.5%;大豆播種面積0.69萬公頃,增加0.14萬公頃,增長24.8%。
全旗糧食產量27.94億斤,與上年增加0.57億斤,增長2.1%。糧食作物單產766.92斤/畝,較上年增加7.50斤/畝,增長1.0%。
圖3 2018-2022年科左后旗
糧食產量(億斤)
牧業年度牲畜存欄180.24萬頭(只、口、匹、峰),比上年增長9.4%。其中,牛存欄104.33萬頭,增長12.7%;馬存欄0.65萬匹,下降0.3%。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旗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10.32億元,比上年下降15.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36.7%。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下降18.3%;制造業下降41.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3%。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增加值下降65.1%;重工業增長70.0%。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0.85億元,比上年下降25.2%;實現利潤總額2.92億元,比上年下降50.2%。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3.87億元,比上年下降10.9%。全旗建筑業企業3家(均為總承包或專業承包資質的獨立核算建筑業企業)。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旗5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9.6%。分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下降6.0%,占全部投資的30.3%;第二產業投資增長60.4%,占全部投資的44.3%;第三產業下降19.2%,占全部投資的25.4%。
五、貿易 交通 郵政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38億元,同比增長0.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4.80億元,增長0.7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58億元,下降0.61%。
全年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9.5%。
圖4 2018-2022年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增速
全年交通運輸業增加值12.35億元,比上年增長4.6%。
全年公路里程達到4818.3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8.71公里。公路貨運量1060.2萬噸,下降7.9%;貨運周轉量119893.5萬噸公里,下降7.9%;客運量26.65萬人次,下降28.6%;旅客周轉量1845.1萬人公里,下降50.1%。
全年完成郵政行業業務總量268.5萬元,下降1.6%。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0.56萬件,包裹業務12件。快遞業務量23.32萬件,快遞業務收入268萬元。
六、財政 金融
全年全旗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54億元,比上年下降33.3%。其中,稅收收入完成2.31億元,比上年下降12.5%,非稅收入完成1.23億元,比上年下降53.9%。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6.54億元,比上年增長8.4%。
年末全旗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為99.05億元,同比增長14.1%,其中,金融機構住戶存款余額為85.19億元,增長15.1%;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為4.55億元,下降0.02%;財政性存款余額2.57億元,增長36.2%,機關團體存款余額6.73億元,增長5.3%。
年末全旗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85.06億元,同比增長13.1%,其中,住戶貸款余額為57.05億元,增長10.4%;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余額為28.01億元,增長19.2%。
七、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59元,比上年增長7.8%。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22元,增長5.9%;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97元,增長8.8%。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678元,比上年下降1.6%。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561元,下降3.8%;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396元,增長3.1%。
全年參加養老保險的人數為18.6萬人,比上年增長3.2%;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31.12萬人,下降3.0%。
全年城鄉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58萬人,其中城鎮低保人數0.20萬人,農村低保人數1.38萬人。
八、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專利授權量6件,比上年下降33.3%。全年登記技術合同10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0.52億元。
全旗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65所。其中,職業技術學校1所,普通高級中學2所(其中獨立設置少數民族高中1所),初中教育機構13個(含普通初級中學11所,九年一貫制初中部2所,其中獨立設置少數民族初中7所),小學教育機構59所(含小學33所,教學點26所,九年一貫制小學部2所不計入小學教育機構數。其中獨立設置少數民族小學21所、教學點14所,獨立設置少數民族小學21所中蒙語授課小學18所、蒙漢合校3所),幼兒園88所(教育部門辦40所、民辦48所,其中普惠性幼兒園28所),特殊教育學校2所(體育運動學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全旗共有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41937名,其中:職業技術學校在校生942名,普通高中生4868名,初中生11229名(其中九年一貫制初中學生743名,獨立設置初中10486名),小學生18978名(其中九年一貫制679名,獨立設置18210名,教學點89名),學前幼兒學生數為5800名(其中教育部門辦2456名,民辦3344名),特殊教育學校學生數120名。全旗共有專任教師3886名,其中:職業技術學校104名,普通高中417名,初級中學865名,九年一貫制學校174名,小學1691名,幼兒園588名,特殊學校41名;體育運動學校6名。
九、文化旅游、衛生健康和體育
年末全旗共有烏蘭牧騎1個。擁有文化館1座,公共圖書館1座,博物館1座。旗圖書館現有藏書125461冊件,閱覽室面積800平方米,閱覽室坐席390個。
旗烏蘭牧騎演出達101場,觀眾達8萬余人次。2022年旗烏蘭牧騎被自治區文旅廳評為“十佳”烏蘭牧騎、被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旗烏蘭牧騎代表通遼市赴興安盟參加第九屆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藝術節,以“為時代放歌 為人民起舞”為主題的文藝演出榮獲團體金獎。
年末全旗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99.21%,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99.34%。
年末接待游客13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1.70億元。全旗有4A級景區1家,為通遼市大青溝自然保護區,3A級景區1家,為通遼市科左后旗草甘沙漠生態旅游區。
年末全旗共有醫療衛生機構542個。其中,醫院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536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個。醫療衛生機構編制床位1307張,其中,醫院779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79張,專業公共衛生機構49張。全旗醫療衛生機構在崗職工1940人,衛生技術人員1373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04人,注冊護士398人,藥師(士)78人,技師(士)59人。
年內全旗共有全民健身站點489個,全旗13.28萬體育人口共開展全民健身活動8次。全旗共有社會體育指導員1309人,其中,國家級9人。
十、資源和環境
初步統計,全年地下水總用水量41738.48萬m3。其中,工業用水145.60萬m3,生活用水1012.21萬m3,農業用水39986.74萬m3。
初步統計,全年完成人工營造林2.5萬畝,林業生態保護(封禁保護、禁牧、撫育等措施)22.5萬畝。全旗共有17個自然保護區和2個自然公園,總面積14.08萬公頃(含重疊面積1.70萬公頃)。
自然保護區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內蒙古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2個:內蒙古烏旦塔拉自然保護區、內蒙古雙合爾濕地自然保護區;市級自然保護區1個,旗縣級自然保護區13個。
自然公園中,濕地公園2個,其中,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1個:內蒙古科左后旗胡力斯臺淖爾國家濕地公園;自治區級地質公園1個:內蒙古大青溝自治區級地質公園。
全旗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為92.2%。PM2.5(粒徑小于等于2.5um的顆粒物)平均濃度為13ug/m3。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原因而產生的計算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
[2]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戶籍人口數據來自科爾沁左翼后旗公安局;城鎮新增就業、登記失業率、就業困難人員數據來自科爾沁左翼后旗人力資源和就業服務中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糧食產量、居民收入消費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科左后調查隊;公路里程數據來自科爾沁左翼后旗交通運輸管理局;公路客貨運量、客貨運周轉量數據來自科爾沁左翼后旗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郵政業務量、快遞業務量數據來自中國郵政集團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后旗分公司;財政數據來自科爾沁左翼后旗財政局;金融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科爾沁左翼后旗支行;醫療保險數據來自科爾沁左翼后旗醫療保障局;最低生活保障數據來自科爾沁左翼后旗民政局;專利授權量數據來自科爾沁左翼后旗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技術合同數據來自科左后旗工業信息化和科技局;教育、體育數據來自科爾沁左翼后旗教育體育局;烏蘭牧騎、文化館、公共圖書館數據來自科爾沁左翼后旗烏蘭牧騎、科爾沁左翼后旗文化館、科爾沁左翼后旗圖書館、科爾沁左翼后旗文物保護中心;旅游數據來自科爾沁左翼后旗文化旅游事務服務中心;電視、廣播數據來自科爾沁左翼后旗融媒體中心;衛生數據來自科爾沁左翼后旗衛生健康委員會;用水量數據來自科爾沁左翼后旗水務局;自然保護區、林業數據來自科爾沁左翼后旗林業和草原局;空氣質量數據來自通遼市生態環境局科爾沁左翼后旗分局;A級景區數據來自通遼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其他數據均來自科爾沁左翼后旗統計局。
撰稿:馬光輝
編輯:楊曉艷
審簽:石麗嬌